從山西汾酒到瀘州老窖,家中收藏白酒無數(shù)
發(fā)布時間:2022-06-29 10:19:26
文|醉美團隊
山西有三處世界文化遺產(chǎn),分別是大同的云岡石窟、忻州的五臺山(景觀),以及平遙古城。
平遙古城有多“古”?
從古城建造歷史來看,這里的建筑是從明代開始大規(guī)模修建的,但如果從城墻的神奇風骨草膠囊的功效和作用防御體系看,其歷史可以追溯到2800多年前的西周時期。
27年前,平遙尚未成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之時,全縣一年的旅游收入也不過幾十萬元,全中國沒有多少人認識平遙這個地方。但如今,這里已經(jīng)是世界聞名,如同山西汾酒一般,歷久彌香。
這背后,是平遙作為文化遺產(chǎn)的“活態(tài)”體現(xiàn),是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的力量。
古城的2800余年
平遙舊稱“古陶”,自公元前221年秦朝政府實行郡縣制以來,一直是當?shù)乜h治所在。
那么,今天的平遙城墻肇建于何時?
較普遍的說法是依據(jù)清光緒八年(1882)《平遙縣志·建置》中的記載:“舊城狹小,東西二面俱低,周宣王時,尹吉甫北伐獫狁,駐兵于此,筑西北二面!贝笠鉃橹艹瘜④娨β蕩煴狈オ濁瘢诖说亟ㄔO規(guī)模浩大的軍事防御工程。這為后來的平遙城墻奠定了基礎,最早的平遙城墻形成于周宣王時期,至今已有2800余年的歷史。
誰也想不到,當年尹吉甫駐兵北伐的軍營,在歷經(jīng)千年時光的世事滄桑后,竟成為了舉世矚目的世界文化名城。
▲平遙古城古縣衙
而平遙古城真正的建城歷史是從明朝開始的。
平遙縣的建制始于明洪武三年,當時朝廷僅下令重新建造了夯土墻,后因邊患日漸緊張,嘉靖四十一年又用磚進行了二次包砌,外圍的護城河和吊橋也是當時駐軍城池的一種“標配”。
平遙古城有六座城門,南北各一東西各二,每座城門都額外設置了甕城,且東西面四座甕城門皆開在側(cè)面,無疑又給進攻方的攻城增加了難度。
現(xiàn)在來看,平遙古城外圍城墻的設計均是從防御工事角度做的布局,在擇地布局上,因地制宜,順應自然,能有效抵御自然災害,特別是洪水對城池的沖擊侵蝕。此外,平遙城墻在建筑設計上巧妙地利用馬面墩臺、曲線、鈍角,使城垣固若金湯。
“匯通天下”的日昇昌
1993年,余秋雨在翻閱史料時發(fā)現(xiàn):在十九世紀乃至更早之前,中國的金融中心、貿(mào)易中心并不神奇風骨草正品旗艦店在沿海地區(qū),而是在內(nèi)陸山西的平遙、祁縣和太谷等幾座小城里,“其中又以平遙為最”。
“直到本世紀初,山西仍是中國重要的金融貿(mào)易中心。北京、上海、廣州、武漢等城市里那些比較像樣的金融機構(gòu),最高總部大抵都在山西省晉中市平遙縣和太谷縣幾條尋常的街道間,這些大城市只不過是腰纏萬貫的山西商人小試身手的碼頭而已!
彼時,中國經(jīng)濟的核心就在平遙古城里,而核心中的核心,名字叫做日升昌。
▲日昇昌票號舊址,今為平遙縣中國票號博物館(圖:平遙古城旅游)
中國第一家票號——日昇昌,就坐落于“大清金融第一街”平遙古城西大街的繁華地段,是中國現(xiàn)代銀行業(yè)的開山鼻祖。
從清道光初年成立票號到最終歇業(yè),期間歷經(jīng)一百多年的時間,曾“執(zhí)中國金融之牛耳”,分號遍布全國35座大中型城市,業(yè)務曾遠至歐美、東南亞等國,以“匯通天下”而著名,被余秋雨譽為如今中國大地上各式銀行的“鄉(xiāng)下祖父”。
據(jù)介紹,當晉商前往江南、西北、東北及國境邊貿(mào)進行交易時,匯票皆由“日昇昌”太原票莊的專職人員用毛筆書寫內(nèi)容。其筆跡同時通報“日昇昌”遍布全國的51家大小票號。書寫時實行以漢字代表數(shù)字的獨家加密法,且定期改換,以防泄密。
▲票號信稿(圖:平遙古城旅游)
留存在中國歷史博物館的一份“日昇昌”太原票號防假密押是這樣的:1至12個月是由12個漢字表示的,分別是“謹防假票冒取,勿忘細視書章”“堪笑世情薄,天道最公平;昧心圖自私,陰謀害他人;善惡終有報,到頭必分”,分別表示1至30天!吧投嗖炜,斟神奇風骨草膠囊要幾個療程酌而后行”,表示銀兩的1至10!皣鴮毩魍ā保瑒t表示萬千百兩的白銀。
舉一個例子,如果有人在5月19日給某省票號分號匯銀3000兩,票號在其暗號代碼為“冒他多寶通”。
這種級別的保密措施,即便在現(xiàn)代也堪稱頂級“特工”系列,據(jù)悉這組漢字加密法自設計以來,還未曾有過冒領的現(xiàn)象發(fā)生。
白酒的“日昇昌”
2019年11月的一個清晨里,透著絲絲寒意的冷風。押鏢隊伍里,為首的總鏢頭騎著高頭大馬,后面左右兩排鏢師甚神奇風骨草北京產(chǎn)多少錢一盒是威武,個個手擎黃色鏢旗,旗桿頂上的“汾”字被寒風吹得呼呼作響。在一身藏藍色行頭的映襯下,著實肅穆。
這一幕,發(fā)生在冬日的平遙古城街頭。
這是汾酒銀號第二版票號發(fā)行盛典的一個特別環(huán)節(jié):以一場古老的走鏢儀式,從平遙會館、大戲堂、到日昇昌,再現(xiàn)當年晉商整個走鏢、接鏢的過程。
“汾酒銀號”以杏花村汾酒老作坊為釀造基地,依托于汾酒歷史、融合晉商文化、運用古法純手工工藝、憑借遺存釀酒生物鏈,將生產(chǎn)出的汾酒通過酒票等媒介進行實物交易,從一定程度上來講,這便是晉商票號的借鑒與延續(xù)。
而這僅僅是汾酒傳承“活態(tài)文化”的一部分。
汾酒黨委書記、董事長李秋喜表示,“無論是汾酒老作坊,還是6000年汾酒文化,它的靈魂就在于一個‘活’字。汾酒,中國酒魂,是鮮活的歷史,鮮活的文化,是生生不息的活化石,是不斷創(chuàng)新的活教材!
去年9月,汾酒也提出了中國酒魂復興之路新的戰(zhàn)略定位:“中國酒魂 活態(tài)為魂”。從“汾酒,中國酒魂”到“中國酒魂 活態(tài)為魂”,文化汾酒率先在中國酒業(yè)扛起了“活態(tài)文化”大旗,再次實現(xiàn)了飛躍,意義重大,影響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