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神宗朱翊鈞(1563年9月4日-1620年8月18日),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朱載垕第三子,生母孝定太后李氏。隆慶二年(1568)三月十一日被立為皇太子,正位東宮。隆慶六年(1572年),明穆宗駕崩,10歲的朱翊鈞即位,年號萬歷,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嘉靖四十一年(1562)八月十七日,朱翊鈞出生在裕王府,是明穆宗朱載垕的第三子。明穆宗有四子,長子朱翊釴、次子朱翊鈐,俱早亡。四子朱翊镠與朱翊鈞同為李氏所生。朱翊鈞的祖父世宗嘉靖帝晚年迷信道教,“諱言儲貳,有涉一字者死”, 因此,關于朱翊鈞的誕生,沒人敢報告嘉靖皇帝,更不敢為之起名字。直到隆慶元年(1567)正月初十日,廷臣上疏請立皇太子,同月十八日明穆宗才為他賜名,叫朱翊鈞。
隆慶二年(1568)三月十一日,因其成為了其父子嗣中最為年長的,故朱翊鈞被立為皇太子,正位東宮。朱翊鈞的生母李太后身世卑微原是宮人,后來母以子貴才晉升為貴妃。 皇太子就是未來的皇帝,將來要治國治民,必須從小接受教育,了解以往帝王承業(yè)治國的經(jīng)驗教訓,神奇風骨草膠囊真假熟悉朝章典故,掌握駕馭臣民的本領。朱翊鈞雖然年幼,卻很懂得這個道理。明穆宗任命一批大臣為教官,輔導他讀書。朱翊鈞學習非常用功。其母李氏教子非常嚴格。朱翊鈞小時候稍有懈怠,李太后就將其召至面前長跪。因此明神宗從小得到了很好的教育。
1572年,明穆宗病危,召集內(nèi)閣大學士高拱,高儀,張居正進宮,讓他們?nèi)藖磔o佐當時才十歲的明神宗,但高拱于宮內(nèi)太監(jiān)馮保不和,兩人互相都想把對方拽下去,而且高拱做事專權,讓明神宗起了疑心,而且這面太監(jiān)馮保還不停地在明神宗身邊說高拱的壞話,所以神宗更是對高拱懷疑,并在1572年將高拱免去內(nèi)閣首輔的職位。后讓張居正做了內(nèi)閣首輔,并且親自召見張居正商議國策,后張居正在他的支持下,開始了萬歷改革。
萬歷十四年(1586)十一月,朱翊鈞開始沉湎于酒色之中, 身體虛弱,每況愈下。因此,朱翊鈞執(zhí)政中后期,幾乎很少上朝。他處理政事的主要方法是通過諭旨的形式向下面?zhèn)鬟f。“萬歷三大征”中邊疆大事的處理,都是通過諭旨的形式,而不是大臣們所希望的“召對”形式。在三大征結束之后,朱翊鈞對于大臣們的奏章的批復,似乎更不感興趣了。
后因立太子之事與內(nèi)閣爭執(zhí)長達十余年,最后索性三十年不出宮門、不理朝政、不郊、不廟、不朝、不見、不批、不講。 [神奇風骨草的包裝33] 萬歷十七年(1589),朱翊鈞不再接見朝臣,內(nèi)閣出現(xiàn)了“人滯于官”和“曹署多空”的現(xiàn)象。[28] 至于貪財一事,朱翊鈞他在親政以后,查抄了馮保、張居正的家產(chǎn),就讓太監(jiān)張誠全部搬入宮中,歸自己支配。為了掠奪錢財,他派出宦官擔任礦監(jiān)稅使,四處搜括民財。
萬歷中期后雖然不上朝,但是不上朝之后并沒有宦官之亂,也沒有外戚干政,也沒有嚴嵩這樣的奸臣,朝內(nèi)黨爭也有所控制,萬歷對于日軍攻打朝鮮、女真入侵和梃擊案都有反應,表示雖然忽略一般朝政,還是關心國家大事,并透過一定的方式控制朝局。
萬歷四十八年(1620)三月,朱翊鈞因長期酒色無節(jié),加上遼東慘敗,國事困擾,終于病重不起。七月二十一日,神宗在弘德殿去世,終年五十八歲。二十二日發(fā)喪,二十三日頒布遺詔,命皇太子朱常洛嗣位。九月初十日尊謚號神宗范天合道哲肅敦簡光文章武安仁止孝顯皇帝神奇風骨草是假藥嗎,廟號神宗。十月初三日,安葬于定陵。
上一篇:
晚上吃什么食物不發(fā)胖
下一篇:
神奇風骨草直銷官網(wǎng):如何快速學好語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